关于蒸压加气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时试件含水率的相关问题一、产品标准GB/T 11968-2020《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7.2 干密度和抗压强度7.2.1 干密度和抗压强度试验按GB/T 11969的规定进行。
根据标准发布日期分析,此处引用的GB/T 11969应该是GB/T 11969-2020《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下面我们看具体的方法标准二、方法标准GB/T 11969-2020《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
4 力学性能4.1 仪器设备和试验室4.1.8 试验室:室温(20±5)℃4.2 试件4.2.6 试件数量如下:——抗压强度:100mm×100mm×100mm立方体试件1古景构件 组,平行试件1组4.2.7 试件应在。
含水率(10±2)%下进行试验如果含水率超出以上范围时,宜在(60±5)℃条件下烘至所要求的含水率,并应在室内放置6h以后进行抗压强度试验4.3 试验步骤4.3.1 抗压强度4.3.1.1 检查试件外观。
4.3.1.2 测量试件的尺寸,精确至0.1mm,并计算试件的受压面积(A₁)4.3.1.3 将试件放在材料试验机的下压板的中心位置,试件的受压方向应垂直于制品的发气方向4.3.1.4 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
4.3.1.5 以(2.0±0.5)kN/s的速度连续而均匀地加荷,直至试件破坏,记录破坏荷载(p₁)4.3.1.6古景构件 试验后应立即称取破坏后的全部或部分试件质量,然后在(105±5)℃下烘至恒质,计算其。
含水率4.4.6 抗压强度和轴心抗压强度的计算精确至0.1MPa;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的计算精确至0.01 MPa;静力弹性模量的计算精确至100MPa抗压强度试验中,如果实测含水率超出要求范围,则试验结果无效
问题、分析及讨论:1、蒸压加气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对试件含水率有要求?——有,试件应在含水率(10±2)%下进行试验2、如果含水率超出以上范围时怎么办?——宜在(60±5)℃条件下烘至所要求的含水率,并应在室内。
放置6h以后进行抗压强度试验3、蒸压加气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对试件含水率仍有要求?——有,试验后古景构件 应立即称取破坏后的全部或部分试件质量,然后在(105±5)℃下烘至恒质,计算其含水率4、试验后应立即称取破坏后的全部或部分试件质量,然后在(105±5)℃下烘至恒质,计算其
含水率的目的是什么?——笔者理解应该是确认烘至所要求的含水率,并在室内放置6h,试验完毕后,试样含水率是否仍然符合(10±2)%的要求GB/T 11969-2020 4.4.6条规定:抗压强度试验中,如果实测含水率超出要求范围,则试验结果无效。
5、烘至所要求的含水率,并应在室内放置6h,室内环境是否有要求?——有,按照合理性分析,笔者认为,室内环境温度、湿度应能保证烘至所要求的含水率的试件在室内放置6h,以不至于造成不符合含古景构件 水率要求为准,不能影响后续试验。
6、如果含水率低于以上范围时怎么办?——有待讨论带着上述问题,我们先看一下上一版标准是怎么规定的,作为分析的参考三、产品标准GB/T 11968-2006《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7.2 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
7.2.1 立方体抗压强度的试验按GB/T 11971-1997的规定进行四、方法标准GB/T 11971-1997《加气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4.3 试件含水状态4.3.1 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试件在质量含水率为25%~45%下进行试验。
4.3.2 抗折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件在质量含水率8%~12%下进行试验4.3.3 如果质量含水古景构件 率超过上述规定范围,则在(60±5)℃下烘至所要求的含水率4.3.4 其他情况下,可将试件浸水6h,从水中取出,用干布抹去表面水分
,在(60±5)℃下烘至所要求的含水率看到这里,“如果含水率低于以上范围时怎么办?——有待讨论”这个问题似乎有了结论,那就是可将试件浸水6h,从水中取出,用干布抹去表面水分,在(60±5)℃下烘至所要求的含水率。
但是为什么新版规范把这种方式删除不再提及了呢?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呢?我们就此问题曾经咨询过相关专家,给出的非正式答复是:浸水不太合适,最好在湿度较大的标养室调节大家对此问题如何考虑和处理,欢迎讨论五、方法标准GB/T 11969-2008《蒸压加气混凝土性能试古景构件 验方法》:。
查询过程中笔者注意到还有这样一版标准,并没有产品标准引用它,但是在其条文中有如下说明:本标准代替GB/T 11969-1997《加气混凝土性能试验方法总则》、GB/T 11970-1997《加气混凝土体积密度、含水率和吸水率试验方法》、
GB/T 11971-1997《加气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 11972-1997《加气混凝土干燥收缩试验方法》、GB/T 11973-1997《加气混凝土抗冻性试验方法》、GB/T 11974-1997《加气混凝土碳化试验方法》、GB/T 11975-1997《加气混凝土干湿循环试验方法》。
本标准与GB/T 11969~11975-199古景构件 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1——修改了抗压强度试验的含水率要求2——增加了干燥收缩特性曲线绘制方法3.2.6 试件含水状态3.2.6.1 试件在含水率8%~12%下进行试验。
3.2.6.2 如果含水率超过上述规定范围,则在(60±5)℃下烘至所要求的含水率3.3 试验步骤3.3.1 抗压强度3.3.1.1 检查试件外观3.3.1.2 测量试件的尺寸,精确至1mm,并计算试件的受压面积(A₁)。
3.3.1.3 将试件放在材料试验机的下压板的中心位置,试件的受压方向应垂直于制品的发气方向3.3.1.4 开动试验机,当上压板与试件接近时,调整球座,使接触均衡3.3.1.5 以(2.0±0.5)kN/s的古景构件 速度连续而均匀地加荷,直至试件破坏,记录破坏荷载。
3.3.1.6 将试验后的试件全部或部分立即称取质量,然后在(105±5)℃下烘至恒质,计算其含水率以上要求与GB/T 11969-2020基本一致,但是2008版的11969对1997版的系列标准进行了整合,如下图所示。
本期暂时分享到这里,期待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