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基深水港码头是尼日利亚第一个可运行第六代集装箱船及万箱位船的现代化深水港,采用管板组合桩结构按照设计要求,项目钢管材质选用X70型高强管线钢,直径从1米到2.3米,长度从16.5米到42米的管桩共计672根,最大重量达51吨,管桩尺寸为尼日利亚水工领域之最,几乎没有超大尺寸管板组合桩施工的先例可供借鉴。
在项目策划前期,如何解决如此大型的钢管桩生产和运输问题,成为了压在项目团队心头的一块石头“我们走访了当地所有的大型卷桩厂,钢管桩供应均无法满足项目需求”项目商务部长覃凯皱着眉头说,“如果在国内生产再海运至现场,项目部将面临海运风险极大、运费高昂、现场存储条件不佳、钢管桩损耗大等问题。
”为解决这PC预制构件一问题,项目总工兰金平多次组织项目攻坚小组展开攻关,力求找到钢管桩生产的方法查阅了数十种资料后,2016年四航局建设团队在拉姆港项目建造第一座海外钢管桩厂的事迹引起了兰金平的注意:“我们也自建一座制桩厂!”兰金平的建议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他立即带领团队进行了完备的可行性分析论证,优化制桩厂的建设方案。
按照方案,厂房图纸设计、门机及制桩设备采购、制桩班组安排出国等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因为疫情,供应商来不了,我们要自己安装三台门机”机务部副部长陆锜立说在兰金平带领下,项目机务部迅速行动,在11天之内完成钢轨、门机组装工作,全力保证所有门机设备达到使用标准。
“我们没有安装经验多亏有了拉姆港项目老员PC预制构件工的视频指导”陆锜立说
在制桩厂运转起来后,兰金平发现,低合金高强钢的焊接多局限于单丝埋弧焊,焊接质量无法保证,效率较低因此,项目团队决定引进国内先进的双丝自动埋弧焊工艺制桩生产线,让制桩生产线提质又保效2020年9月,钢管桩制桩生产线正式投产,该生产线不仅可以根据施工需要,实时调节管桩长度,还可通过回收拼接将桩头进行二次利用,并实现全过程监控管桩生产质量,既提高了钢卷板的利用率,又保证了管桩生产效率与质量。
莱基港制桩厂的建成,项目不仅破解了钢管桩生产的难题,还节省了一大笔清关费用,实现了项目在异国他乡的“自力更生”项目在钢板桩施工过程中实施的各项新工艺相继获得各类专利“我们始终相信自建制桩厂不PC预制构件仅能保障项目正常工期,更能帮助我们开拓更多项目。
”看着这座从无到有的制桩厂,兰金平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