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桩:管桩的制作允许偏差与检查方法序号项目允许偏差值(mm)检查工具与检查方法测量工具分度值(mm)1长度L±0.5%L用钢卷尺测量,精确至1mm12端部倾斜≤0.5%d将直角靠尺的一边紧靠桩身,另一边与端板紧靠,测其最大间隙处,精确至1mm
0.53外径d≤700+5,-2用卡尺或钢直尺在同一断面测定相互垂直的两直径,取其平均值,精确至1mm1>700+7,-44壁厚t+20,0用钢直尺在同一断面相互垂直的两直径上测定四处壁厚,取其平均值,精确至1mm
0.55保护层厚度+5,0用深度游标卡尺在管桩的中间同一圆周垂直方向的四处不同部位测量,精确至0.1mm0.056桩身弯曲度≤L/1000将拉线ALC紧靠桩的两端部,用钢直尺测量其弯曲处的最大间距,精确至1mm
0.57端板端面平整度0.5将钢直尺立起横放在端板上,然后慢慢旋转360度,用塞尺测其最大间隙,精确至0.1mm0.02外径0,-1用钢卷尺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进行测量,取其平均值,精确至1mm1内径
0,-2厚度正偏差不限,负偏差为0用游标卡尺在互相垂直的两直径处量测端板厚度,取其平均值,精确至0.5mm0.05预制钢筋混凝土桩预制钢筋混凝土实心桩的制作允许偏差项目外观质量要求横截面边长±5桩顶对角线之差
≤5保护层厚度±5桩身弯曲较高不大于1%桩长且不大于20桩尖偏心≤10桩端面倾斜小于等于0.005桩节长度±20预制桩预制桩的外观ALC质量要求序号项目外观质量要求1粘皮和麻面局部粘皮和麻面累计面积不应大于桩总外表面积的0.5%;每处粘皮和麻面的深度不应大于5mm,且应修补。
2桩身合缝处漏浆漏浆深度不应大于5mm,每处漏浆长度不应大于300mm,累计长度不应大于管总长度的10%,或对称漏浆的搭接长度不应大于100mm,且应修补3局部破损局部磕损深度不应大于5mm,每处面积不得大于50平方厘米,且应修补
4内外表面露筋不允许5表面裂缝不得出现环向和纵向裂缝,但龟裂、水纹和内侧浮浆层中的收缩裂缝不在此限6桩端面平整度管桩端面混凝土和预应力钢筋墩头不得高出端板平面7断筋、脱头不允许8桩套箍凹陷凹陷深度不应大于10mm
9内表面混凝土塌落ALC(管桩)不允许10接头、桩套箍与桩身结合面漏浆漏浆深度不应大于5mm,漏浆长度不应大于周长的1/6,且应修补空洞和蜂窝不允许11预应力钢棒数量/钢筋数量必须和设计文件一致注:用于设计等级为甲级管桩基础工程或复试线环境下的管桩不允许桩身合缝处、桩套箍与桩身结合面处出现漏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