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筑准备1、在墙体上钻孔、镂槽或锯切时,应使用专用工具,不得随意剔凿2、施工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施工用水、雨水对墙体造成冲刷和淋泡3、砂浆应在规定时间内使用,不得超过保塑时间使用严禁不同品种砂浆混存混用4、砌筑前应根据建筑物平面、立面图绘制砌块排列图,并应在基础平面或楼层平面的阴阳角处精确设置皮数杆,并应随时检查其准确性。
5、砌筑前应对基层进行清理和找平,基层应平整、清洁、无积水和其他杂物;满足要求后,方可放线并校核放线尺寸6、检查主体结构上预留拉结筋的数量、长度和位置等情况,有缺陷者应调整和补充7、严禁在墙体内部设置脚手架孔洞。
8、砌筑时应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表面浮灰清理干净。墙体砌筑蒸压加气古景构件 混凝土砌块砌筑分普通砌筑和薄层砌筑两种方法。墙体砌筑应符合以下规定:
1、砌筑前先拉水平线,在放好墨线的位置上,按排列图从墙体转角处或定位处开始砌筑,砌筑时应保证灰缝饱满;
2、砌块砌筑时,应上下错缝,采用咬砌方式上下皮砌块搭接长度不应小于砌块长度的1/3且不应小于150mm当在同一位置相邻3皮的搭接长度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在每道水平缝内设置不少于2φ6钢筋,钢筋两端超出该垂直缝的长度均不应小于350mm;。
3、墙体转角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且又必须留置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水平投影不应小于墙体高度,且不得留阴槎;留槎确有困难时,应沿墙高每隔不大于600mm设置2φ6拉结筋,拉结筋伸古景构件 入墙内长度每边不应小于700mm;
4、铺设砌筑砂浆的长度一次不宜超过750mm,铺浆后应立即放置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要求一次摆正放平砌好的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不应随意移动或撞击,若发生移动或撞击应铲除原有砂浆重新砌筑;5、砌至接近梁、板底时,应预留足够空隙,待墙体砌筑完毕7d后方可进行顶部空隙斜砌顶紧处理或嵌填处理。
顶部空隙嵌填处理
顶部空隙斜砌顶紧处理普通砌筑应符合以下规定:1、砌筑时砌块的含水率不应大于30%;2、墙体应分次砌筑,每次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5m,日砌筑高度不宜大于2.4m;3、斜砌顶紧处理时,砌至接近梁、板底应留置约200mm高空隙,补砌采用砌块斜砌顶紧,其倾斜度宜为60°~75古景构件 °,砌筑砂浆应饱满;
4、嵌填应采用顶塞法处理,砌筑至过梁、板底时应预留15mm~20mm空隙,缝内可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捻实;外墙外侧梁下部位用专用材料填充密实,防止外墙渗水薄层砌筑应符合以下规定:1、采用加气混凝土墙体专用薄层砌筑砂浆砌筑;。
2、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前不应洒水,砌筑时应控制砌块含水率不应大于20%;3、框架柱和混凝土墙上的拉结筋宜采用后锚固连接;4、薄层砌筑时,砂浆应均匀铺设于砌块表面和端面,砌块上墙后用橡皮锤轻击、压实,使砂浆能从灰缝中挤出,同时清理挤出的砂浆,应随砌随勾缝,灰缝不得留有空隙;
5、墙体应分次砌筑,每次连续砌筑高度不应超过1.8m,应待前次砌筑砂浆干固后,再继续古景构件 砌筑,日砌高度不宜大于3.0m;6、顶部空隙嵌填应采用顶塞法处理,砌筑至过梁、底板时应预留15mm~20mm空隙,缝内可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捻实;外墙外侧梁下部位用专用材料填充密实,防止外墙渗水。
砌筑灰缝要求
1、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应饱满、均匀,原浆随砌随勾缝,勾缝深度宜凹进墙面1mm~3mm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应小于90%,竖向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应小于80%2、普通砌筑灰缝厚度不宜大于15mm;薄层砌筑灰缝厚度不应大于5mm。
3、砌筑时,不得出现瞎缝、透缝、假缝和用杂物塞缝。
门窗洞及边框的砌筑
1、门窗洞两侧应保证洞周平直在设计要求部位应砌入锚固块,门窗框应固定在锚固块上,与墙体间空隙,应用专用材料古景构件 填实、抹平2、门窗洞的加筋砂浆或混凝土边框施工时,周边钢筋除与梁固定外还应与墙体中预留的拉结筋相连接。
3、门窗洞预制钢筋混凝土过梁应按设计标高牢固砌入墙体内,且应采用不低于M5的砂浆安装现浇混凝土过梁的砌筑砂浆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的75%以上时,不得拆除过梁底部的支撑和模板4、门窗框应用锚固件固定,固定点数量与位置根据门窗的类型、尺寸、荷载等情况合理布置。
墙体孔洞的砌筑1、在墙体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顶部设计无规定时,宜设置过梁,过梁宜沿墙全长贯通临时施工洞口应做好补砌,补砌砂浆强度应相应提高一个等级2、对设计规定的孔洞、管道、沟槽、预埋件等应在砌筑时预留和古景构件 预埋;否则应在砌筑完成后,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时,采用专用工具进行钻孔和镂槽,且不得引起墙体松动、开裂和破坏。
构造柱、连系梁施工1、应先砌墙后浇筑构造柱。
2、构造柱与水平连系梁交接处应整体现浇,构造柱纵筋伸入水平连系梁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400mm;构造柱与墙体的拉结筋应按设计要求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