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施工技术方案1) 厂家要求:a) 出厂砌块上必须用钢钉刻印生产日期,保证养护期限7d,项目现场验证,不足龄期退货处理(伊通:每一包装外围砌块都有生产日期,里面砌块无法刻印)b) 出厂砌块上必须标注厂家LOGO,战略供应商提供现场材料验证服务,如发现总包未采用指定供应商厂品,必须知会监理甲方,项目中心除验证现场材料外,需对供货清单验证。
c) 产品出厂需用塑料膜包装保护,防止雨淋,运输采用托盘运输,厂家负责装卸d) 材料规格尺寸,强度检查按相应规范及检测办法执行2) 砌筑施工工艺清扫楼层基层面——墙体位置弹线放样-----设定水平控制线和垂直度控制线------在砌墙位置下先浇水湿润,铺设1AAC:3水泥砂浆垫层------根据水平控制线和垂直度控制线铺设底层第一皮砌块-----逐皮砌筑墙体,安装专用L型铁件,如有门窗洞口时,根据设计的要求按放门窗洞口的过梁-----填缝处理------修正平面与垂直度。
3) 施工方法a) 墙体使用砂加气砌块,采用砂加气专用粘结剂(由砂加气厂家提供)砌筑,砌筑灰缝厚度为2-3mm具体节点参照2006沪J/T-105砂加气轻质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建筑构造图集b) 砌筑前应清扫楼层基层面,凿除基层上的部分高低不平的部位,按设计墙体平面图纸要求放样弹出墙体的边线及门洞位置控制线。
c) 砌筑时,先浇水湿润基层平面再铺设1:3水泥砂浆(水泥与黄砂搅拌均匀时可加适量的AAC水,但砂浆坍落度不可太大,防止砌筑时底皮砌块垫层坍落造成此层砌块上平面不平),安放砌块时应在底面和垂直侧面用专用刮勺抹专用粘结剂,可以保证灰缝砂浆的饱满度≥80%。
砌筑时应用水平尺和橡皮锤来校正墙体的边线、水平、垂直位置注意砌块不得用水浇湿,基层水泥砂浆垫层一般厚为10-25mm,超过25mm需用细石砼垫平通过它的厚度来控制砌块墙的水平和垂直度,因此第一皮砌块的砌筑是关键。
第二皮砌块砌筑时,必须待第一皮砌块的水平砂浆凝固后方可进行d) 砌块墙体与砼柱(墙)相接处应设置专用连结件(L形铁件)进行拉结,L形铁件一侧用射钉与砼柱(墙)连接,另一侧用2”铁钉与砌块连接,L型铁件的设置高度应该从第一皮开AAC始设置,随后。
每砌筑两皮砌块高度即≤500mm高度设置一道。后浇柱做法:
a) 砌筑顺序宜从房屋转角处两侧与每道墙的两端开始b) 砌筑时,要校正水平与垂直位置,并做到上下皮砌块错缝搭接,其搭接长度一般不宜小于被搭接砌块长度的1/3,且不得小于100mmc) 墙体转角和纵横墙处应同时砌筑。
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d) 门窗洞口过梁现场预制砼过梁,过梁搁置长度:当洞口小于1m时,其搁置长度应≥250mm;当洞口≥1m时,其搁置长度应≥300mme) 用靠尺检测墙体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当偏差超出规范要求时(详见第五项验收检测表格),用钢齿磨板或磨砂板来打磨修正。
f) 墙面的批嵌,粘贴瓷砖、粉刷的施工宜在墙顶AAC空隙嵌填作业完成后15天进行g) 当采用混凝土过梁和门窗洞口两边用混凝土预制块来固定门窗时,梁和预制块的宽度建议比相应墙体厚度小10~20mm,留些余量做粉刷,以便与周围墙体平面接平。
h) 在墙体上做管线开槽时,必须待墙体施工完后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开槽时,应使用轻型电动切割机并辅以手工镂槽器开槽时与墙面夹角≤45°,深度不宜超过墙厚的1/3i) 预敷在楼地面中的管线露出地面部分的垂直段高度宜低于一皮砌块的高度。
j) 敷设的线管应固定牢靠,敷设管线后的槽宜用砌块碎屑拌以水泥,石灰膏及适量的建筑胶水进行修补,配合比为水泥:石灰膏:砌块碎屑=1:1:3在下道工序抹灰前沿槽长方向在槽宽的两边不小于10AAC0mm的搭接宽度外贴加强网片,可以有效防止此处部位出现因材料的不同收缩而产生的裂缝。
k) 砌块墙顶部与结构粱应预留25mm的空隙,与两侧砼柱(墙)间预留15mm的空隙,空隙内的充填物宜在墙体砌筑完成14天后进行为了能减少由于建筑中结构的温差、变形和结构沉降等因素造成框架的变形而积压墙体产生裂缝,因此除了砌筑墙体时应先做好屋面保温外墙体在砌筑完成后14天(砌体干缩稳定后)在墙体与粱、柱连接处预留的空隙内填充岩棉或者PU发泡剂,设置弹性伸缩缝。
墙体裂缝控制方案:为了更好的控制砌体的裂缝,因此提高以下措施来提高砌体抗裂缝的质量,具体为以下几点:1、砌筑时应用专用刮勺来抹粘接剂,这样可以保证砌筑的灰AAC缝满浆度和同时可以降低粘接剂施工损耗以及提高砌筑速度:
专用刮勺 2、粘接剂应该充分搅拌均匀,根据使用要求控制好水灰比设置,严禁使用超过保质期的产品和搅拌完成后超过4个小时再加水搅拌使用的情况,确保粘接剂的粘接强度 3、清扫完楼层基层后在砌筑第一皮砌块时先用水充分湿润基层,保证砂浆垫层与混凝土楼层的粘接牢靠。
如下图所时:
4、第一皮砌块砌筑时应与砂浆垫层之间抹粘接剂,保证砂浆垫层与第一皮砌块的粘接牢靠。 5、砌筑时应使砌块之间的灰缝挤浆,每皮砌筑抹粘接剂前先要用刷子清扫粘接面的灰尘,保证粘接剂的粘接牢靠。
每皮砌筑抹粘接剂前清扫粘接面的灰尘 6、墙体砌筑到顶部与结构粱或楼板以及AAC两侧与结构框架需留出一定宽度的弹性伸缩缝,以避免结构框架在温差、变形位移情况下挤压墙体造成裂缝,如下图:
与结构框架两侧留出伸缩缝弹性连接,填充岩棉或PU发泡剂 7、当墙体长度≥5m时应设置构造柱,推荐采用L型铁件来进行拉结,除了满足抗震要求外还可以缩小墙体材料的收缩产生的拉伸应力引起的裂缝,墙体高度超过砌体的高厚比时应设置圈梁
。
8、墙面砌筑完成需待14天后才可进行嵌缝处理(使砌体的收缩稳定),嵌缝完成后再待14天可进行管线开槽和饰面批灰处理,墙体与四周框架阴角处批灰时应设置5×5的凹槽(避免批灰层挤压造成批灰层裂缝),凹槽打胶后再整个墙面涂刷内墙涂料:
二、 质量验收依据标准和保证措施验收AAC标准:砂加气轻质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DBJ/CT002-2006)所使用图集:砂加气轻质砂加气混凝土砌块建筑构造图(2006沪J/T-105)墙体安装允许偏差值应符合下表要求:
序号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轴线位置偏移10用尺量检查垂直度每层≤3mm5用2m长托线板或吊线、尺量检验>3mm8全高≤10mm10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尺检查,或用其它测量仪检查>10mm202表面平整度
4用2m靠尺或塞尺检查3门窗洞口高、宽(后塞框)±5用尺量检查4外墙上、下窗口偏移18用经纬仪或吊线检查质量检验措施:a) 加强班组自检互检,质量员复验不达标准,下道工序不可以进行下道工序施工b) 做好AAC隐蔽工程验收制度,做好验收记录,按规定时间提前将书面材料报监理、总包、请予复验确认,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墙板的施工。
三、 注意事项a) 认真学习和会审施工图纸,并严格按图施工b) 坚持专业检查和自我检查相结合的方法,提高工程质量c) 严格执行施工及验收规程,加强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评定工作d) 及时填写各项工程验收表,施工日志,收集原始资料,做好技术档案。
e) 针对砂加砌墙体的特点,提出以下措施:1) 砌块进场后,应对尺寸、外观质量进行检查,确保砌块质量,要求砂加气战略供应商到场配合检查总包所用材料是否是指定品牌,并检查供货清单,从而保证工程质量2) 墙体应按现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AAC震设计规范》设置构造柱和圈梁。
墙体长度超过层高2倍时,应设置构造柱构造柱的型式和断面尺寸按设计要求施工,在此处砌体与构造柱的连接处应留出马牙搓,每皮上下砌块搓开5cm距离,并设置L型铁件与构造柱连接3) 砌块墙体高度超过高厚比规定时,应设置圈梁。
圈梁的型式和断面尺寸按设计要求施工4) 砌块进行每层砌筑时应在刮粘接剂之前把砌块表面浮灰等清扫干净,防止由于砌块表面的浮灰造成粘接剂不能与砌块粘结而产生墙体中横竖灰缝的裂缝5) 砌块墙体上如果有窗洞口,在此窗洞口下下面一皮的砌块缝中应设置两根φ6mm的拉结钢筋,钢筋长度应比窗洞口宽度每边不小于700mm,可以有效控制窗洞口下方左右角的八字裂缝。
6) 管AAC线开挖工作应在墙体达到一定强度后方能进行开挖各类管线槽时,开挖深度不得大于1/3的墙厚,并避免交叉且双面开槽必须交叉且双面开槽时,应使双面开槽部位相距至少500mm以外穿越墙体的水管应严防渗水7)
凡不同材质和砌块墙连接处(如混凝土构造柱、圈梁)、墙面管线修补的地方抹灰时必须设置加强网片加强, 可以有效防止此处部位出现因材料的不同收缩而产生的裂缝8) 砌筑时,严禁在墙体中留设脚手架洞9) 如设计在卫生间或厨房间采用砌块砌筑墙体时,应在墙体下浇筑高度不小于150mm的混凝土导墙,就能有效防止由于在使用中地坪的积水会沿墙体向上渗。
10) 砂加气砌块墙体在面层进行水泥砂浆粉刷饰面时,应该在粉刷前先清扫AAC墙面的浮灰,然后用喷浆工艺进行界面处理,再按设计要求进行粉刷,每次粉刷厚度不应大于10mm,做到分次抹灰11) 对于有防水要求的墙面如卫生间等,按《上海公司统一构造要求》进行防水处理。
12) 为了防止墙体因周围的环境而产生裂缝,不得在以下部位使用:a) 砌块墙体表面经常处于80°以上的高温环境b) 建筑物±0.00以下(地下室非承重内隔墙除外)c) 长期处于潮湿且高温的环境(桑拿浴室等)。
10) 为防止因干缩而产生的裂缝,施工时应注意以下事项:a)材料在场地上堆放时应有包装袋套好防止雨水淋湿,砌块搬运到楼层后进行交定摆放,便于水份散发,可以减少上墙砌块的含水率。如下图所示: